各二级学院: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要求,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,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效,现制定2025年辅导员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方案如下:
一、培训目标
1.强化责任担当:深化“思想引领者+成长支持者”角色定位,推动心理育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。
2.提升专业能力:构建“脚力(深入学生)、眼力(识别危机)、脑力(科学研判)、笔力(规范档案)、定力(坚守初心)”五大能力体系。
3.完善工作机制:健全“心理筛查→动态监测→分级预警→精准干预→效果追踪”标准化流程,提升危机干预实战水平。
二、培训对象
全体专职/兼职辅导员、班主任、学生处工作人员及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负责人。
三、培训内容与形式
(一)基础理论模块
1.心理健康教育理论
心理健康动态平衡理论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
依法治校框架下的学生事务管理规范
2.政策与法规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论述解
(二)实操技能模块
1.危机干预技术
心理问题分类标准(一般/严重/精神疾病)及“一生一档”建档流程
焦点解决技术应用:通过“喂养希望、优势探寻、赋能激发”提升谈心谈话效能
2.沟通与管理技巧
学业困难、心理问题学生的日常管理策略与情绪疏导方法。
(三)实践应用模块
1.案例研讨与模拟演练
校园心理剧、危机事件模拟及突发事件处理经验分享
2.团队建设与督导
心理减压团体辅导、季度督导制度及压力疏导活动(如心理沙龙、拍手舞)
四、培训安排
五、考核与评估
1.理论考核:心理健康知识测试(参考《心理健康标准与分类》)。
2.实践考核:提交1份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报告及“一生一档”建档成果。
3.满意度调研:通过线上问卷收集培训反馈,动态优化课程内容。
六、保障措施
1.资源支持:开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体活动室、学术报告厅等场地。
2.专家团队:邀请精神科医生、高校心理名师(如潘子彦教授)联合授课。
3.长效机制:建立季度督导制度,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并纳入辅导员绩效考核。
黄河交通学院学生工作处
2025年3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