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建设,提升教师队伍心理育人能力,我校于2024年12月28日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。本次活动由学校学生工作部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主办,吸引了全校辅导员、班主任、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及部分专业课教师等100余人参与。
聚焦专业赋能,夯实育人根基
培训聚焦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与难点,邀请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资深实践者进行专题授课。河南省精神卫生协会委员杨勇超以“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”为题,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了焦虑、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预警信号,并强调“预防为先、科学干预”的工作理念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杨力则围绕“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家校协同机制”展开分享,提出建立“学校-家庭-医院-社区”联动支持网络的重要性。
为增强培训实效,活动特别设置“情景模拟工作坊”与“案例督导沙龙”环节。参训教师分组演练心理谈话技巧,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对“共情倾听”“非评判沟通”等技术的理解。
深化全员育人,构建心育共同体
学校党委副书记仇正锋在开班仪式上指出:“心理健康教育是‘三全育人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,教师要主动将心理关怀融入日常教育教学,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‘知心人’和‘引路人’。”培训期间,参训教师还围绕“课程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”“宿舍人际关系疏导技巧”等主题展开研讨,分享一线工作中的经验与思考。
参训辅导员李老师表示:“这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,又贴近实际工作场景。尤其是危机干预的标准化流程演练,让我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更有信心和底气。”多名专业课教师也提到,将尝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元素,营造更具支持性的课堂氛围。
持续发力,筑牢心理健康防线
我校近年来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,已构建起“教育教学、实践活动、咨询服务、预防干预"四位一体的心育体系。本次专题培训是学校“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年”的重要举措之一。未来,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“精准化”“数字化”转型,计划上线AI心理支持平台,开展常态化教师心理技能轮训,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。育心与育德相融合,方能润泽心灵,赋能未来。此次培训不仅强化了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,更传递出高校以学生为本、守护心灵健康的坚定决心。黄河交通学院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,为培养德才兼备、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。